充满爱心的人大代表
-- —记武宁县豫宁街道豫宁社区人大代表刘芙蓉
2016年9月,刘芙蓉再次当选为武宁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一名社区干部,她连任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依法履行代表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好地依法履行代表职务,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
一、注重学习提高,增强履职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履职能力,她非常注重加强自身学习。注意学习依法履职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了解人大基本制度理论,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较系统地学习了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等履职须掌握的相关知识。对有关出席人代会、列席人大常委会、参加人大视察、检查和调查活动、审议各种报告、提出议案、发表意见建议等活动,都要提前查找与会议、活动内容有关的资料,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
二、 积极参加活动,履行代表职责
在做好社区工作的同时,刘芙蓉时刻牢记自己人大代表的使命,积极参加各种视察、调查、座谈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边学习边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每次参加人代会,都积极地参与代表团的各项活动,把掌握的情况反映上去。几年来,参加了县人大组织的视察、座谈会20多次。同时,利用空闲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搜集民意,就城市管理、教育、扶贫、医疗等事关民生的相关领域进行专项调研,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较好地履行了代表职责。
三、认真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最根本的职责就是为人民行使权利。为了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使向人代会提交的建议具有前瞻性、代表性、针对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刘芙蓉坚持做到“四个勤”:勤于动脑、勤于动腿、勤于动耳、勤于动手,力求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平时非常注重收集社情民意,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2015年,在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刘芙蓉的《关于要求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的建议》,被评为优秀建议。这些年,刘芙蓉提出的建议都及时反映了社情民意,使存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四、投身公益事业,彰显人大代表风采
十七年来,刘芙蓉坚持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甘当义工,乐于奉献。2011年10月,她积极倡导成立义工联合会。经过几年的发展,武宁义工联服务基地辐射全县各乡镇,已有注册义工256人,分会13个。共募集爱心款100多万元用于扶贫济困、助学助残、敬老爱老和环境保护。荣获九江市首届“十佳志愿服务公益组织”,多个义工获得省市县各级优秀义工(志愿者)称号。作为义工联其中的一员,她感到无比的自豪。义工,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能团结职工,富有团队合作精神。无论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在八小时以外,都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力把事情做到更好。同时她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与其他的会员沟通,交流,为加强义工工作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为贫困职工家庭送温暖活动中,她经常从自己并不算丰厚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了贫困职工家庭中,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在义工联开展的“N对一”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活动中,积极主动参加,为困难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在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关爱中,积极争取医疗帮助,给他们提供日常生活和医疗方面服务,日常电话问候,定期上门走访,对患病住院的老人到医院慰问,多次掏钱购买食品去探望,使老人们非常感动。
她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共帮助困难家庭56户,帮扶资金650828.04元;
她敬老爱老,温暖“夕阳红”:共计组织慰问、走访敬老院19个,资金达33951元;
她助残助学,多方争取资金:帮助困难学生26名,帮扶资金达94300元;
她保护环境,带头示范作用:在社区工作的十多年中,每年组织参加环境保护活动4次以上,为城区环境卫生起到良好作用。
她支援灾区,积极奉献爱心:她连续10年主动组织无偿献血活动,个人献血11年,荣获九江市2009——2011年度无偿献血铜奖,她还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所在社区获得2011年度武宁县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单位、四次获得武宁县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刘芙蓉深知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她说:“我只是以一颗平常心,做最平凡的事。”这位朴实的社区党支部书记,以她不服输的韧劲和诚挚为民的热心,不忘共产党员的本色,彰显人大代表的风采,带领豫宁社区全体干部永远走在为民服务、不忘初心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