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人大>代表风采

鲁溪镇刘风华-甘守乡村,造福桑梓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9日 点击数:2,729 字号:

——记武宁县人大代表,鲁溪中心完小校长刘风华

 

在武宁县,有这样一位山乡小学校长:他多次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为的是要兑现自己的庄严承诺——让农村娃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他就是武宁县鲁溪中心完小校长刘风华。2009年他被评为江西省第二届中小学优秀校长,同年12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校长。在他任鲁溪中心完小校长的十三年间,学校从一所普通的山乡小学一跃而成为赣北幕阜山下的明星学校。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省人民满意学校”、“省安全文明学校”、“全省和谐校园”、“江西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省校本培训示范校”等光荣称号,获得的市县级荣誉更是不胜其数。

一、抓学校管理,他精益求精

他一直遵从“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一信念。作为学校管理决策中最主要的人物,其影响力并非全部来自其自身的权力,而是在相当程度上来自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学识、才能和良好的作风等这些非权力因素的影响。为了能让学校的内部管理更规范、更科学,他总是不断地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通过与兄弟学校的互相交流来学习别校好的管理方法;通过外出学习与考察来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例如: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实行月检制度,并把月检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作挂钩。最开始教导处检查老师的作业批改时,是由任课老师自己选两位学生的作业交教导处进行检查。不久,校长便发现了这里面有漏洞,后改为由教导处随机抽查每班两位学生作业,这就要求老师每次都要认真批改班上每位学生的作业。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总是改了又改,尽量做到完善。精益求精是他抓学校管理的最好写照。

二、谋学校发展,他大胆创新

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就要敢于破旧立新。没有创新精神就只能在平庸中度过。在他担任鲁溪中心完小校长的十余年间,从学生戴小红帽擎队旗排路队放学;为留守儿童和教师按生日的月份集体为师生过生日;给学习、纪律、行为习惯等方面有进步的学生发放表扬卡(各班表扬卡获得最多的前三位学生可得到学校的物质奖励,每学期奖励一次);把水德文化提升为学校文化精神(尚真而笃志,重生而贵柔);从09年开始各年级教师实行集体备课;把武宁采茶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课堂等等无一不是一次次的创新。办良心教育是他一直秉持的办学理念,他坚持学生食堂不对社会承包,把在学生中收取的伙食费全部用在学生身上,学校零利润运作学生食堂。在学生宿舍设立免费亲情电话,让住宿生和留守儿童可免费与自己的亲人打电话等,这一项项人性化的创新举措不仅赢到了学生家长们的一致赞许,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认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交通安全、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搭建了平台。

三、创特色品牌,他身体力行

办有特色、有品位的教育,是他的一贯追求。为了把武宁采茶戏这一校本课程得到有效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同时为了让这一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校园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索工作。  

从每年新学员的选入,采茶戏的开班,辅导员的建设到校本课程的内容与教法、活动形式、活动效果等,每次他都认真参与,身体力行。

在他的用心建设下,近几年来,武宁采茶戏这一校本课程在鲁溪中心小学取得了丰硕成绩。采茶戏学员参加市、县、镇等文艺演出活动达20余次,每年的六一或是元旦、学校毕业晚会等活动,茶戏班同学的节目总是引得当地老百姓争相观看。今年学校六一文艺汇演时,由茶戏班表演的《十八相送》、《红梅》等茶戏,引得十里八邻的

乡亲们前来观看,并燃放鞭炮以示祝贺。其中《茶戏连唱》节目参加今年县艺术节比赛获得一等奖,并被定为艺术节闭幕式必演节目。

四、促教育均衡,他竭尽全力

建设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校园,打造全县最大最美的乡镇小学,让农村娃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是他扎根家乡教育的目标与追求,也是他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的人生梦想。

2003年,他调入鲁溪中心完小时,学校基础设施相当落后,没有学生公寓、没有师生食堂,仅有一幢1000余平米的教学楼,校园面积也不足1万平米。经过他13年的努力,如今的中心完小不仅是一座省农村标准化学校,而且是一座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休闲区于一体的花园式学校。学校不仅教学楼、办公楼、师生食堂、教师周转房等教学与生活用房一应俱全,而且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也配备达标。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他的努力下,投入600余万元的鲁溪镇张岭片区完小于2015年8月底投入使用,今天,张岭完小已作为武宁县片区完小的样板多次接受国家及省市级的检查。其他片区完小无论是校园面貌还是硬件设施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投入800多万元的镇中心幼儿园也将于2017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

五、做人大代表,他建言献策

作为县人大代表,他时刻把鲁溪镇小学的教育事业记挂在于心。学校的管理与发展、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学生的学习与养成、留守儿童的呵护与关爱,中心幼儿园建设、各学校之间均衡发展等问题都是他思考的命题和研究的课题。在今年县人代会上,他就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创建特色学校等作了发言,并且就基础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建言献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多次主动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甘做一位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目的就是想把家乡的教育搞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鲁溪中心完小在刘风华校长的带领下,一定能成为赣北农村基础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6年12月13日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